全球经济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分析:亚洲能否拯救世界?

汇丰银行的范力民认为,亚洲家庭在支出方面正逐渐超过美国,因此,美国和欧洲的支出仍维持在目前的低迷水平,全球消费者支出也将继续增长。
2011年8月30日

不要指望中国拯救世界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很多人将挽救全球经济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身上,但中国自身面临着重大挑战,其经济必须从出口导向转为内需导向,中国还要控制这种转型可能带来的失业和社会动荡。
2011年8月29日

FT社评:像拉加德那样直面现实

拉加德公开讲出了危机爆发以来多数政策制定者所讳言的话,指出了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即便她给出的对策不全对,但她直面问题的勇气值得赞赏。
2011年8月29日

决策者须协力降低不确定性

贝莱德高级执行董事费希尔:由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推动的2010年末股市上涨和投资者信心增强的情形,已经为2011年上半年的经济疲弱和前景不确定所取代。
2011年8月19日

推动全球复苏需要政治勇气

英国、加拿大、南非、新加坡、澳大利亚财长:世界面临信心危机,这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为此,各国必须拿出政治领导力和勇气。
2011年8月18日

利丰:对全球经济前景表示乐观

该公司总裁表示,需求“没有像2008年那样下降”,而欧美零售商的境况也比3年前要好
2011年8月12日

如何应对经济长期低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从全球经济危机中,我们什么经验教训都没有吸取。我们实施的刺激力度太弱,持续时间太短。我们的领导人则试图掩盖经济存在的缺陷。
2011年8月12日

全球经济可有救?

“末日博士”、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或许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好的办法是让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引入新的短期财政刺激,同时承诺在中期实施财政紧缩。
2011年8月9日

欧美危机折射政治弊病

读者wjsxhz:如果说上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基本面,这次危机反映的则是政治制度的内在弊病。政治斗争削弱了政府坚持正确经济政策的能力。
2011年8月9日

FT社评:央行无力阻止投资者恐慌

过去几周来,全球股市大幅下滑、银行融资市场摇摇欲坠,这些变化显然是由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所推动的。各国央行无法改变、只能延迟这种市场价格调整。
2011年8月5日

拖累经济增长的“缓冲”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都面临压力,要求它们防范那些概率极小的事件。但它们真的应该这样做吗?绝对保险意味着“闲置”一些资源,以构建一个缓冲层,这些资源将无法投入经济活动,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2011年7月28日

调查:IMF研究常常得出“预设结论”

一项独立评估称,IMF研究员经常需要修改研究结果,以支持现有观点
2011年6月22日

短线观点:银行股暴跌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投资者已学会一点:银行股暴跌,总是预示着某些糟糕的事情即将到来。近来银行股再次大幅下跌,但今年的情形与去年大不相同。
2011年6月14日

Lex专栏:世界经济再度放缓

采购经理人调查显示,全球经济正在放缓。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与去年发生的情况有点相像。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又一段增长疲软期,还是某种更为持久的趋势?
2011年6月2日

短线观点:这个夏天有点烦

和去年夏天一样,最新的订单和库存数据预示着全球经济接下来会面临困境。和去年夏天不一样的是,美联储很可能不会再推出新一轮定量宽松了。
2011年6月2日

Lex专栏:西方通胀之虞暂退

警告人们当心发达世界通胀的经济学家,有点儿像担心吃到超速罚单的小型车车主——要是他们的经济能增长那么快,他们只会乐得合不拢嘴。
2011年5月20日

中国尚未输出通胀

一种观点是:中国薪资上涨,将宣告西方超低通胀时代的终结。但并非如此。对西方消费者来说,你或许要为牛仔裤多花5美元,但能在液晶电视上省下100美元。
2011年5月19日

“四速世界”风险加大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达杜什和纳伊姆:在一个世界、四种速度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必须负起调整责任,而第一步是恢复财政政策的理性。
2011年5月16日

IEA:高油价开始抑制需求

但国际能源署表示,全球经济暂时仍无法摆脱高油价的困扰
2011年5月13日

全球经济复苏的风险

全球经济的活力可以从多种指标反映出来,其活跃程度已与危机前几年相当。但油价上涨、政策失误等风险仍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消极影响。
2011年4月12日

IMF:全球经济平稳复苏

但指出日本和中国等盈余国家在需求再平衡方面进展甚微
2011年4月12日

Lex专栏:全球经济稳中有忧

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基本论调乐观,表示“全球经济活动似有重新加快之势”。但是,从油价上涨到主权债务危机,从房地产市场恶化到新兴市场过热,各种风险也是够可怕的。
2011年4月12日

全球为何可以实现再平衡?

FT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全球经济可以实现再平衡,有几个原因。其中包括新兴国家消费可能大幅增长,而老龄化将导致发达国家私人储蓄下降。
2011年4月8日

中国:大宗商品的“白天鹅”?

日本和利比亚这些“黑天鹅”已让大宗商品投资者感到疲劳,但投资者千万不能忽视中国这只“白天鹅”的影响。大宗商品能否进入“超级牛市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走向。
2011年3月30日
|‹上一页‹‹6566676869707172737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