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环境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中国正在让外企灰心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商会成立十年以来,我很少见到会员们的市场情绪如此消极。在许多行业,外国企业的挫折感远比中国政府意识到的更为明显。
2010年4月12日
上海的废品回收大军
中国有一支上千万人的废品回收大军。虽然他们收废品是为了赚钱,但其行为却净化了城市环境,让中国变得更为宜居。
2010年3月18日
哥本哈根峰会达成“协议”
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一些领导人周五晚间宣布,他们已达成了一份“有意义的协议”,但承认,与他们达成首份真正全球减排条约的雄心相比,这份协议还有很大差距。
2009年12月19日
中国减排要靠洁净煤
中国两年来一直在执行可再生能源投资战略,但未来20年煤炭仍是其主要电力来源,因此最有助于中国减排的将是更清洁的煤炭技术。
2010年4月9日
中国西南筑坝抗旱引起下游国家担忧
为应对西南部地区的严重旱情,中国将加强水坝、水库和水井建设,但此举可能导致中国与下游流域国家关系紧张,这些国家已在指责中国水利工程造成河流水位下降。
2010年4月1日
乘公共汽车的边际优势
FT专栏作家哈福德:由于公共汽车几乎经常是空驶,两人拼车的情况下,平均每人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要比公车乘客少。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选择开车吗?
2010年3月9日
最新研究:全球变暖有明显的人为因素
去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的首次科学评估显示,人为的全球变暖证据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官方评估报告中所描述的更为有力。
2010年3月5日
法拉利推出首款混合动力车
以高性能红色跑车闻名的法拉利(Ferrari)昨日推出了首款混合动力车,由此正式加入了汽车业朝电气化方向发展的行列。这款“概念”车被涂成了翠绿色。
2010年3月3日
澳大利亚限期日本停止捕鲸
日本是澳大利亚在贸易和安全方面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陆克文的警告是在日本外相冈田克也(Katsuya Okada)访澳前夕发出的。
2010年2月20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负责人意外辞职
联合国气候变化机构负责人伊沃•德波尔(Yvo de Boer)本周意外宣布辞职,让政策制定者和活动人士错愕。
2010年2月20日
中国考虑开征环境税
农业废弃物、残留物、以及“流失”的杀虫剂和化肥是最常见的农业污染源。农民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使用化学药品、而不是不加选择地大范围喷洒农药,来减少“流失量”和节省资金。
2010年2月10日
美中应带头发展清洁煤炭技术
美国“净化空气任务组织”亚太区首席代表孙嗣敏:煤炭发电仍将长期伴随我们,更清洁的煤基能源技术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美中两国企业应主动携手,带头实现清洁煤炭技术的商业化。
2010年2月2日
盖茨:气候变化开支挤压医疗卫生资金
全球最著名的慈善家之一比尔·盖茨(Bill Gates)警告称,应对气候变化捐款的日益增多,正威胁着发展中国家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因为它们在挤压医疗卫生领域的捐款。
2010年1月25日
“中国对气候辩论保持开放态度”
中国昨日似乎对有关全球变暖根本原因的科学共识产生了怀疑。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北京方面对他所称的科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议”抱着“开放的态度”。
2010年1月25日
一个缓慢的开始——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很难说这次会议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因为它也许连一个逗号都不算。哥本哈根以后、墨西哥以前的第一步,即应该是美国通过减排立法。
2010年1月8日
2010年大预测
今年油价走势如何?要不要投资股票?以色列会不会轰炸伊朗核设施?FT评论员们为您预测2010年的方方面面。
2010年1月4日
Lex专栏:2015年的中国
在荒芜的内陆地区,庄稼歉收导致饥荒;富饶的沿海城市则不得不实行紧急配给制……如果中国不希望这种情形在十年后成为现实,就必须正视水资源枯竭的严峻现实。
2009年12月31日
后哥本哈根:我们必须另谋出路
哥本哈根共识中心主任隆伯格:哥本哈根峰会的失败,或许会使我们警醒:现阶段我们必须致力于降低绿色能源的成本,而不是削减碳排放。
2009年12月29日
气候问题:中国反驳英国指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的言论,意在煽动发展中国家彼此产生不和。
2009年12月23日
分析:哥本哈根之后,中国如何谋局?
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谈中成功避免作出硬性减排承诺,并且巩固了外交强国的地位,但未能实现另一个目标:避免被视作一个反面角色。
2009年12月22日
欧盟碳排放基准价格大幅下跌
受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影响,碳排放价格昨日大幅下挫,沉重打击了欧盟碳交易计划的可信度。据分析师们估算,碳排放每吨价格高于40欧元,才足以刺激对低碳新技术的投资。
2009年12月22日
哥本哈根:谁赢谁输?
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三大赢家和三大输家。中国凭借高超的谈判技巧促成了一个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协议,成为赢家之一。
2010年6月6日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公众怎么看?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结束了。面对气候变化的现实与挑战,除了中国政府和社会精英群体的行动之外,中国普通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他们愿意为改善气候环境付出多大代价?我们的调查提供了部分答案。
2010年6月6日
FT社评:成事不足的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大会比一事无成还要糟糕。如果你将全球注意力都吸引到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上,就必须拿出成果来,把明显的失败宣布为一场胜利是站不住脚的。
2010年6月6日
哥本哈根最后激辩的5小时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政策与研究总监喻捷: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历时五个小时的最后一场辩论,如一个缩影,浓缩了气候谈判近二十年的历程。
2009年12月21日
《哥本哈根协议》不足以让地球摆脱危险
协议的局限性和缺乏法律约束力,使得各国可能会只遵守承诺区间的下限。在下月月底各国给出最后减排承诺的期限之前,还有大量说服工作要做。
2009年12月21日
国际大企业抨击哥本哈根“协议”
许多国际著名企业对哥本哈根达成的气候协议感到失望和困惑,表示该协议未带来足够的确定性,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巨额投资提供依据。
2009年12月21日
哥本哈根升起的新曙光
中美的让步不是简单的技术让步,而是形成一个新的全球共识的宝贵起点。全球化的主题已经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超越了战争和意识形态。这可能是人类送给自己的最佳礼物。
2009年12月19日
特写:哥本哈根峰会的最后一天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最后一天,是漫长、艰难的一天。从凌晨到深夜,各国领导人一直就诸多的争议问题进行艰苦的讨价还价。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这一天就举行了两次会谈。
2009年12月19日
哥本哈根:多极“新世界”的缩影
当世界银行行长穿行在贝拉中心时,几乎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而偏远非洲国家的代表则吸引了众多聚光灯。旧的世界格局似乎在这里被彻底颠覆。
2009年12月18日
分析: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冲刺
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多数国家领导人已在昨晚抵达丹麦首都,预期他们今天将面对艰巨的谈判。关键未决问题之一是,中国在减排问题上会作出多大让步。
2009年12月18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4年12月21日
2.
2024年中国时政大事盘点
3.
刺激消费管用吗?
4.
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前景的经济角度观察
5.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启动301调查
6.
2025年货币政策:会像2008年重拳出击吗?
7.
阿里分拆计划泡汤,六大业务何去何从?
8.
谁将是特朗普经济内阁的“头牌”?
9.
“美国契约”现状考察之三:社交媒体的时代挑战
10.
每周时事分析:特朗普和马斯克开始试运行执政
|‹
上一页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
下一页
›|